2025年4月22日上午第三节课,我校舞蹈系练功房二迎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校内公开课。本次公开课由民舞组李嘉鑫老师主讲彝族民间舞。李嘉鑫老师以"文化浸润舞蹈,舞蹈传递精神"为核心,通过多元教学方法与思政融合,为师生们呈现了一堂兼具专业性与文化深度的教学公开课。
【课堂直击:扎根文化,舞动民族魂】
课堂伊始,李嘉鑫老师并未急于示范动作,而是以一段彝族文化历史讲解叩开学生心扉,只有读懂一个民族的精神底色,才能跳出有灵魂的舞步,生动的文化背景铺陈瞬间拉近了学生与彝族舞蹈的距离,让课堂不仅是技能训练场,更成为文化自信的播种地。
【教学三部曲:严谨与创新交融】
回课检查:以"纠错"精进细节
面对学生回课展示,李嘉鑫老师化身"显微镜",运用精准的纠错法拆解动作偏差。从指尖延伸的角度到重心转换的节奏,每一个细节都辅以分解示范和口诀提炼。"错误是进步的阶梯"——这种严谨治学的态度,让修正过程成为学生自主思考的契机。
动作新授:多元教法激活课堂
在动作新授环节,李老师将彝族舞特有的"踩踏韵律"与"摆手动态"拆解为可视化教学模块,充分运用了示范法,讲解法非常直观的让学生理解到动作的运动轨迹和情绪,同时通过科目融合,利用把杆教授,让学生更快的掌握动作。
总结练习:文化思政浸润教学
在分组练习中,课堂化身小型"彝家村寨",学生需结合文化背景理解编排组合。李老师强调:"舞蹈不仅是肢体的律动,更是民族精神的现代表达",引导学生在动作规范中注入对非遗文化的敬畏之心。
【课堂评述:一堂有温度的示范课】
本次公开课,以紧凑的节奏构建起"文化认知-技能锤炼-情感升华"的教学闭环。李嘉鑫老师突破传统舞蹈课的单一训练模式,将思政教育自然融入动作解析,用文化厚度提升课堂深度。
我校舞蹈系始终践行"以舞育人、以文化人"的教学理念。本次公开课课堂氛围活跃,教学方法丰富,不仅展现了教师团队舞蹈技能训练的规范性,又强调了文化传承与思政融合,当学子们带着文化自信起舞,传统艺术的星火必将绽放更耀眼的光芒。